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湖北 湖南 河北 河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展会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上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星座 企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甘肃政企信息 >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造玉米“芯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造玉米“芯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政公网】   栏目:甘肃政企信息   发表时间:2022-11-23 20:18  
摘要: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3日(农历2022年10月30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造玉米“芯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回响⑩。 记者白梅薇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3日(农历2022年10月30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造玉米“芯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回响⑩。

  记者白梅薇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甘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靠祁连山、北依合黎山和巴丹吉林沙漠,狭长独特的地域地形构成了天然的种子繁育隔离屏障,是玉米制种生产“黄金”区域。近年来,甘州区围绕国家所需、未来所向、甘州所能、群众所盼,加快构建玉米制种全要素、全产业链集群,有力推动玉米种子扩繁基地向种子集散地和国家种子战略储备中心转变,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打造“五化”基地串起“黄金”产业链

  初冬时节,在甘州区沙井镇五个墩村,六社社长郭建涛正在本村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室给设备放水,防止天冷冻坏管道,为来年春播做足准备。

  甘州区沙井镇自1985年开始种植制种玉米,52岁的郭建涛从小看着父辈用一头牛耕种自家的26亩地,到现在他承包了村里的180余亩制种玉米地,播种、铺膜、施肥、抽雄、掰穗等环节全程机械化,省水省肥又省力。

  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他直言道:“简直是天壤之别!以前还要半夜起来给地里浇水,现在我躺在炕上用手机就能把地都浇了”。

  据沙井镇镇长薛洁中介绍,沙井镇作为金张掖优质玉米种子核心产区和制种产业大镇,带头在全市推进高标准“五化”制种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建设田间智能管控中心,搭建农机、劳务、科研等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全面推广应用大型联合整地机械和直线导航复式播种机械耕作,实现灌水、施肥及气象、墒情、病虫害防治田间监测智能管控,国家种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民收入持续提高。

  同时,自2021年起,该镇探索实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区农投公司(甘州现代种业公司)+农户的合作链接模式,整村流转五个墩、寺儿沟、水磨湾3个村土地,以土地集约化、全程机械化、管控智能化、水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为主要手段,扎实推进2万亩“五化”玉米制种核心示范基地建设,聚力打造甘州特色种业小镇。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现代农业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沙井镇的变化,只是甘州区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甘州区立足打造“百亿元现代种业”体系,系统谋划玉米制种“五化”基地建设,以产业培育为重点,打造玉米制种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玉米制种产业产值达到35亿元以上,主产区农民人均玉米制种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种子产业直接带动就业人员1万人次,辐射带动畜牧、食用菌、包装、运输、服务等行业产生间接经济效益25亿余元,全区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作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大县,2022年甘州区落实玉米制种面积67.4万亩,产量达30.2万吨,占全国用种量的三分之一,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全区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增收效益最大的支柱产业。

  另外,甘州区率先引进示范推广制种玉米“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新机具,全力推进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率达到72.52%。

  建设国家级种子产业园打造种业“硅谷”

  2011年“张掖玉米种子”获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15年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奖补县区,2019年“张掖玉米种子”入选农业农村部首批认定的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眼下,在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一座座厂房、车间、综合楼等拔地而起,昔日的戈壁滩上,一个集种子研发、繁育、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玉米种子产业园正在加速建设中。

  “我们快马加鞭赶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入运营。”张掖市甘州区现代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文军介绍,截至目前,项目一期计划建设的1、2号加工生产线、1、2号智能立体库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玉米种子交易中心、科研中心正在进行钢结构材料加工、安装;招商引资入驻园区三家企业甘肃赛威、甘肃华瑞恒祥、张掖沃土源公司正在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据悉,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面积4660亩,总投资53亿元,配套建设玉米种子科研区、加工生产区、战略储备区、交易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区、现代种业装备科技区、西北粮食进出口仓储物流配送区、循环利用区和公用工程区等九大功能区。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0.08亿元,建设种子科研中心、国家玉米种子战略储备中心、种质资源库,配套建设种子交易结算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及现代化玉米种子成套加工线5条;项目二期工程建设投资26亿元,主要建设玉米种子加工生产线8条,国家种子储备中心8个库,物流园区;项目三期工程建设投资6.9亿元,主要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气候实验室、循环利用产业区等。

  项目建成后,园区玉米种子生产加工、销售能力可达3亿公斤/年,将打造集种子“育繁推、产加销”一体的国内一流玉米种子产业园,有力提升“张掖玉米种子”在全国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创建立足张掖、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国种业“硅谷”。

  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市场竞争力,甘州全面推进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突出品种选育、农机研发、防灾减灾、战略储备等关键环节和生物育种、生物安全等重点领域,创新农机农艺配套融合技术,全方位开展人才培育、成果孵化与示范推广。

  藏粮于地农业生产基础更完善

  进入农闲时节,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黄金时期。在甘州区甘浚镇、大满镇、沙井镇等地,机械隆隆作响、轮番作业,一幕幕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尽收眼底。

  近年来,甘州区通过土地平整、修建田间道路、修复沟渠管网、土壤改良、农田输配电工程建设等措施,形成了碎地变整田、坡地变平地、劣地变沃土、分割变联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格局,让千里沃野焕发新生机。

  谁能想到,“一家几亩地、田分八九块、机械进不去、费时又费力、收入上不去”却是几年前甘州部分乡镇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以前家里的地块又小又分散,想用机器收种都不方便,只能出力气干,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把地都集中连成了片,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大好处!”大满镇村民李福刚高兴地说道。

  2022年甘州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5万亩,项目涉及12个乡镇34个村,投入各类机械530多台,已完工5.4万亩,完成土地平整4.2万亩,塘坝开挖8.7万立方米,节水灌溉管沟开挖28公里,“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高标准农田格局基本形成。至目前,全区共建成高标准农田92万亩,“十四五”期间还将建成高标准农田70万亩,亩均可增加产量100公斤,增收420元。

  有了高标准农田的“加持”,全区农田基础条件大幅改善,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能力。2022年,全区实际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1.88万亩,其中,小麦3.4万亩,制种玉米67.4万亩,大田玉米26.78万亩,马铃薯1.01万亩,大豆0.24万亩,其他杂粮1.67万亩,油料1.03万亩,粮食产量49.82万吨。

  (来源: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网友投稿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最新资讯
  【文化下乡惠民生活】提升公共服务成效,海阳
  2024年龙口市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兰
  【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招远交警联合多部门集中
  【加强家校沟通】烟台市福山区各学校组织开展
  枣庄市台儿庄区市场监管局、区教体局联合开展
  枣庄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政研改革专题培训班上
  枣庄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市场监管所调研指导活动
  枣庄市台儿庄区住建局开展2024年清洁取暖
  【促发展保平安】枣庄市山亭区安全生产治本攻
  枣庄市山亭区强化指导服务提升基层应急执法质
推荐资讯
  枣庄市薛城区开展危化企业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
  枣庄市薛城区应急管理局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
  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以“练”带训筑牢冬季山林
  【提升处置能力】枣庄市召开全市企业预案管理
  【提升执法监管水平】龙口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化
  【勤俭节约】龙口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反对食品浪
  【淄博市淄川交警】传播文明交通理念携手共筑
  【淄博市博山交警】122”交通安全日主题宣
  淄博市“文明交通携手共创”122“全国交通
  【淄博市高新区】122来了!小学生进警营沉
关于我们 - 服务指南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去手机端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22-2023 www.zgw123.cn  政公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鲁ICP备08104861号-43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